2024 年 5 月從美國回來後,幸運趕上公司的員工旅遊,所以 5 月底又去了一趟北越。由於是跟團旅行,出門都無腦跟著大部隊一起行動,現在要下筆寫篇遊記做歷史紀錄,還要靠翻照片跟當初的 IG 打卡來回想去過哪裡,也實在荒唐。
2024 年 5 月從美國回來後,幸運趕上公司的員工旅遊,所以 5 月底又去了一趟北越。由於是跟團旅行,出門都無腦跟著大部隊一起行動,現在要下筆寫篇遊記做歷史紀錄,還要靠翻照片跟當初的 IG 打卡來回想去過哪裡,也實在荒唐。
紐約快閃第二天(也是最後一天),小島迷如我在臺灣就已先規劃好「自由島」(Liberty Island)&「埃利斯島」(Ellis Island)的登島遊船行程,是透過 KKday 預訂跟團的船票及導覽。
繼〈美國華府景點──博物館特輯(上):上天下地,主題式探索往古來今,走訪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郵政博物館 & 美國大屠殺紀念館〉,本篇將從美國多元的族群文化切入,來看看史密森尼學會博物館群(Smithsonian Museums)下,以「族群」及「人文歷史」為核心的博物館們。
來到美國華府,琳瑯滿目的博物館是必看行程。史密森尼學會博物館群(Smithsonian Museums)包含眾多知名博物館與美術館,大多坐落於華盛頓紀念碑與國會大廈之間,最令人感動的是,它們皆可免費入場。能不花費一分錢就能在這些珍貴的館藏中優遊,豈有不看好看滿的道理?
美國作為全球政經權力核心,來到其首府華盛頓特區(Washington, D.C.)自然不能錯過那些只會在電影或國際新聞上才能看到的重要政府機構。這次在華府的旅程,藉機走訪了代表美國三權分立的主要象徵:國會大廈+國會圖書館、白宮/白宮遊客中心、美國最高法院,以及典藏美國國家重要文獻的國家檔案館,一窺美國民主機制的運作與成形歷史。
曾經對於美國的想像,是碩班剛畢業時,嚮往有機會能負笈求學的目的地。但由於各種原因所導致的生涯規劃思考,終究還是選擇踏入社會,走上職場修煉一途。論旅遊,美國老實說並不在內心排序前幾名,若不是剛好機緣相應,男友要赴華府出差,讓我能當小跟班省去貴到頭痛的住宿費,不然我想,踏上美國的那天恐怕是遙遙無期。
聖淘沙面積約5平方公里,若不算新加坡本島,為新加坡第4大島嶼,也是新加坡知名觀光勝地,擁有環球影城、S.E.A.海洋館等娛樂設施,南邊更有比鄰相連的西樂索(Siloso)、巴拉望(Palawan)及丹戎(Tanjong)三大海灘。
這次衝新加坡,是0630的晚班飛機,到新加坡已經是0701凌晨,回程是0704下午,所以掐頭去尾飛行時間,實際上只有約3.5天可以探索新加坡。我旅行向來秉持一期一會的心,不知此生是否還會再相見,所以卯起來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力奔走過每個著名景點。當天穿梭各大文化區,有80%以上的時間在走路,回想起來也十分佩服自己的腳力。
趁著自己休業期間,又適逢生日左右,心底一橫下了個奢侈的決定:半年內二度出國衝一波新加坡。6/30晚上的酷航班機,歷經4個多小時的飛行,隔日凌晨才降落新加坡,匆匆回飯店洗洗睡後,一早9點多起床,就趕著開啟一日動物園之旅。